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在地球上的生命, 為了適應環境及氣候的不斷改變, 生物亦需要不斷地進化. 人類就是生物進化的佼佼者. 可是, 有些動物卻不能跟得上轉變的步伐而被淘汰.
當中, 絶大部份的成因都是由人類所引致的. 人類為了種種的原因過分濫捕獵殺. 更因為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 動物失去了棲息的地方. 影響了正常的生態發展。在現今世界, 有不少生物巳面臨絶種的厄運. 而白老虎就是其中的一種。
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種變種。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黃色底黑色條紋的毛髮轉變成白底黑紋。突變後的基因是隱性的,即使父母雙方都帶有白色隱性等位基因,也只有萬分之一的機率產生白色的老虎。我們只知只有孟加拉虎擁有上述的隱性基因,但目前許多人工飼養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和東北虎的混種。由於基因庫有限,一對白虎交配產下的後代往往有許多健康問題,如斜視症、較弱的抵抗力等。
第一隻野生孟加拉白虎於1951年在印度被發現並捕獲,被取名為“莫罕”。世界上現有的幾百隻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孫。由於白虎的顏色特別,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在全世界的動物園和馬戲團裡都很受歡迎。
成熟雄性白老虎從頭到尾巴底端平均身長2.9公尺,體重大約220公斤,肩膀寬度約90公分;雌性略小,身長約2.5公尺,體重接近140公斤。一般野生孟加拉虎的壽命約10﹣15年。而人類飼養的白虎可以活到16-20歲。由於老虎缺少汗腺, 所以牠們不喜歡炎熱的天氣,當夏季到來時, 牠們總會躲在樹蔭下,或往水塘游泳嬉戲。
一直以來,人類喜歡收集虎皮、獵殺老虎來製做標本裝飾。在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射殺老虎成為了一項運動,而且傳統中藥業更認為老虎身體各部分可用作醫療用途。這亦都是老虎數量銳減的原因.
隨著人類人口不斷增加,人類興建住宅、農地耕作及其他活動使老虎的棲息地減少。人類捕獵其他野生生物,亦導致老虎的食物減少。研究更顯示,在保護區內放牧家畜,不但導致牲畜與野生生物爭奪食物, 這些牲畜也可能間接傳染疾病與野生生物。這些因素都是直接影響老虎生存機會。
人類若果想拯救瀕臨絕種生物, 必須由自身做起, 改變人類的行為及意識:
1. 森林就是這些動物的家, 所以我會應該保護森林, 減少用紙, 或使用再做紙, 以減少砍伐樹木的需求.
2. 要妥善處理污水, 例如工廠及養殖場等, 不要排放入河流, 湖泊. 以免影響魚類及海洋河流生物的生態環境
3. 不要把野生動物作為寵物飼養, 因為那些動物根本就無法適應在人類居住的環境下生存, 常常會因此而縮短壽命. 有些情況, 還要捕殺動物母親, 才能奪取幼小的作為寵物.
4. 人類不要再存有食補的觀念, 去濫捕一些稀有野生動物來進補. 其實主要是心理因素, 在營養價值及成份上, 野生動物同一般飼養的家禽是沒有分別的, 相反, 在肉質及味道可能還要遜色.
5. 放生動物其實並不是做善事, 因為那些生意人將動物捉離牠們的居所去被人放生, 被放生的動物因不能適應新環境, 往往都是難逃一死. 又或者再次被人捕捉再賣.
人類是萬物之靈, 上天給我們大智慧就是保護及管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 我們是有責任同義務去保護牠們. 就由今天開始, 我們携手努力去拯救那些瀕危生物, 不再破壞自然環境, 更不要打擾或加害野生動物. 給牠們一個寧靜的家.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盡量不要copy維基和百度,用自己的字
回覆刪除7NJ 劉煜銘
太多抄襲,少個人創作。
回覆刪除資料要經消化後再改寫。
周老師